《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第六讲聚焦“史学与医学的双向赋能”

发布者:臧慧明作者:发布时间:2024-04-23浏览次数:10

419日,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迎来第讲,正品蓝导福航网站入口杰出教授兼历史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余新忠教授以史学与医学的双向赋能——以‘鼠疫’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为例”为题为研究生带来了一堂精彩课程。


课程初始之际,余新忠教授以能重大改变历史进程的烈性传染病作为切入点,为同学们扼要讲述了欧洲中世纪黑死病大流行以及16 至 17 世纪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并导致美洲天花大流行等事件。余新忠教授从历史结果的层面出发,指明二者虽皆为瘟疫大爆发,但对人类历史却产生了全然不同的影响,印第安人文明因天花几近绝迹,而欧洲文明却因黑死病萌发生机,开启文艺复兴”,对世界近代文明产生了重大作用,这不禁引发了同学们更进一步的思考。

其后,余新忠教授围绕鼠疫”概念的形成与流行进行论述。从中国历史上鼠疫的起源,至鼠疫病名的确定,再到近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入和创建,余新忠教授广泛引证,通过参阅多部史料,讲述了“鼠疫”这一病名的由来。

余教授指出,“鼠疫”这一概念的形成无意中洞开中国人认识人兽共患病的一扇窗户。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人类一直以自身为“万物之灵”的心态傲视世界,将自身的疾病视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忽视了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员,与动物一同暴露在极为繁杂的病原微生物面前。“鼠疫”这一病名的确定,开辟了一个新的疫病认知领域,并让人们意识到“共病时代”下人畜共患病的巨大危害。

余新忠教授的讲座,不但深化了同学们对烈性传染病的认知,带领着生科学子们领略到了历史研究对医学人文发展的推动效用,还让同学们体悟到:全面地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更好地了解人畜共患外溢的机理,是人类应当从医疗历史中汲取的经验,这为同学们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据悉,《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是生命科学学院和尚德书院于2024 年创办开设的课程,面向全校研究生。本学期将邀请10位校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授课,致力于构建“三维融通、五育并举”的贯通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实现“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交叉”的课程目标,为我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丰富的跨学科学习资源。